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烧了(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1894 字 2个月前

太宗兴于侧微,民间事固无不知,所以然者,恐富贵而忘之故也。

真宗乳母秦国夫人刘氏,本农家也,喜言农家之事,真宗自幼闻之;

及践大位,咸平、景德之治,为有宋隆平之极,景德农田敕至今称为精当。

自非大开言路,使畎亩之民皆得上封事,则此曹疾苦,何由有万分之一得达于天听哉

是故先帝之法,其善者虽百世不可变也。若王安石、吕惠卿等所建,为天下害,非先帝本意者,改之当如救焚拯溺,犹恐不及。

昔汉文帝除肉刑,斩右趾者弃市,笞五百者多死,景帝元年即改之。

武帝作盐铁、榷酤、均输算法,昭帝罢之。

唐代宗纵宦官求赂遗,置客者,拘滞四方之人,德宗立未三月罢之。

德宗晚年为宫市,五坊小儿暴横,盐铁月进羡馀,顺帝即位罢之。

当时悦服,后世称颂,未有或非之者也。

况太皇太后以母改子,非子改父乎”

苏油大惊“司马公,这道奏章上不得否则即入小人彀中也”

司马光问道“为何”

苏油现在心里充满了蔡确当年对上王珪的无奈“司马公是受了朝中流言蛊惑的影响,如今有种说法,乃陛下当三年无改陛下之道,是为诚孝,否则是不孝,对吧”

司马光点头“正是,所谓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道奏章正是针对此说,劝太皇太后坚定信心。”

“明润却因何说是入小人彀中”

苏油心里狂翻白眼“司马公,不管是以子改父,还是以母改子,落脚点都在一个改字上。”

“但是我觉得,不管是司马公之改,还是太皇太后陛下之改,所改者,乃不良之法,而绝非先王之道”

“这一点,一定要辨析明白”

“先帝在日,已容我在汴京改了青苗、市易,在陕西改了保马、保甲,而他自己,亲自下旨在汴京改了免行,在相州改了保马。”

“可见先帝之志,从来都在善体元元,不惮改正。”

“我们如今所为,正是秉承先帝志道之要,以富国安民为务。”

“法利于国家百姓者,存留之;不利于国家百姓者,去易之。”

“元丰以来,先帝一直就在践行此道,怎么能说陛下如今是改了先王之道呢”

吕公著在这方面远比司马光强“对明润这番话才是正理,幸好君实你让明润看了,不然这道奏章上去,就坐实了改易先帝之道的口舌”

苏油毫不客气地拿起桌上汽灯旁的火柴,直接将司马光的这道奏章给点燃后丢进火盆“相公,宰执之要,在调和鼎鼐,平息矛盾,而不是激发矛盾和冲突。”

“朝中如今已经够乱了,大失元丰五年以来的清宁气象。”

“禹玉相公就算身有百短,这一点之长,也足值相公明鉴。”

说完对司马光和吕公著深揖一礼,转身离去。

司马光目瞪口呆地看着火盆里的纸灰,好一阵才反应过来“这小子他直接烧了我的奏章连王介甫都不敢”

“奏章没上去之前,就不能叫奏章。”吕公著呵呵笑道“明润终究是和我们站在一起的,君实,有他拾遗补阙,吾辈无忧也。”

司马光有些担忧“太皇太后那里,我荐明润为尚书左丞,晦叔你荐其为同知枢密院事,都被留中了,也不知到底是什么个意思”

吕公著叹息一声“明润这样的特例,不论年岁只论资历,怕是给个同军国平章事方才妥当,但这事只能出于中旨,奏章可是无人敢上啊”

司马光也叹息“那就再等等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