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5章 惺惺相惜(1 / 2)

步步为赢 一路向西 1939 字 18天前

不提这两人的感受,单说下面的干部,当他们看到这两位反对者被请上台后,吃惊再所难免。一堂课讲下来,下面的干部不得不重新估量青水县的局势。瞧这二人在台上讲话的意思,非常支持省委的决定,他们就是反对,也要好好思量思量对省委对抗的后果是什么了。

与此同时,林广传也发挥了宣传作用,效仿两年前的国企改革大辩论,按照张书记的指示,请到了不少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从思想上分析干部审核制度。一时之间媒体们又闹起来了,报纸、杂志上全是针对双林省干部改革事件的评论。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辩论席卷全国,大家对干部审核,对政治改革都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随着评论的声音越来越多,支持者也越来越多。无论张清扬的改革能否成功,广大人民群众永远是支持的。原本闹得很不好的青水县件,现在却成为了反面的典型。没有人批评双林省委的决策,都表示青水县干部的激烈反应,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干部制度存在很严重的缺陷,急需改革。

如此一来,之前那些批评声音的官方报纸就显得有些渺小了,舆论的方向渐渐发生了改变,一些之前没有发表看法的各个地区的干部开始发言支持双林省的改革,并且对张清扬书记的魄力表示赞赏。其中一个最让人意外的发言者就是辽东省省长朱权,他在之前就对张清扬的作法表示了支持,现在随着舆论的影响加强,他多次发言力挺张清扬,严肃批评了那些反对者。

朱权在一次省内的会议上,说现在有些干部自己不做事,也不想别人做事,脑子里整天想一些同工作无关的事,不能看别人好,巴不得别人出错,这是非常下流的想法,更是要不得的想法虽然他没有指名道姓,但对张清扬的欣赏不言而喻。

别看朱权是江南出身的干部,被喻为江南政坛的新星,但是之前就和张清扬眉来眼去。当年他还在金宁干市委书记的时候,就和张清扬结交。要不是张清扬,朱权也不会被调到辽东直接出任省长。近些年,朱权的政治思想同江南干部的区别越来越大,使他与江南干部的关系也越来越远。当乔炎彬暗中发文批评张清扬的干部审核制度时,他就发表了不满。

朱权的不满不是私心,完全是从工作角度出发。他和张清扬之间,一直是相互欣赏着。他佩服张清扬的胆交换机和勇气,这是一种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

朱权一直被认为是同张清扬一样的新锐干部,他在媒体上一发声,带动了不少干部对干部审核制度表示支持。接下来,那些本来并不支持的刘系干部也就不用号召,自发地公开对张清扬、对双林省的干部审核制度表示了支持,同时发表了很有见解的看法。

眼看着败局已定,那些反对者不敢再发声,免得引起刘系的不满,为自己召来祸事。就在舆论争论的同时,双林省也开展了关于干部审核制度的政策研究,希望出台一份思想性的文件,使之有理论上的依据。

孙勉也在青水县偷偷调查证据,一但有了结果,他也就掌握了主动权。

张清扬的反击稳中求进,算是有惊无险地度过了难关。然而这件事并未结束,在高层没发表看法之前,任何人的言论都只是一家之言。只有等高层的某人发言支持某一方,才能表示哪一方真正取得了胜利。

乔炎彬坐在桌前放下手中的杂志,无奈地叹息一声。他起身站在窗前,遥望远方,内心是那么的孤独和无助,无依无靠。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乔炎彬烦躁地说了声请进,走进来的正是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副主任卢雪玲。

“小卢,有事吗”乔炎彬扭回苍白的脸问道。

“找您签字,您您怎么了”卢雪玲指了指乔炎彬的脸。

“我怎么了”乔炎彬摸了摸脸,感觉身上一丝力气也没有。

“您您的脸色很难看,出了什么事”卢雪玲放下文件,快步来到乔炎彬的身前,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吃惊道“怎么这样凉”

“没事”乔炎彬抓住她的手,然后松开,指了指桌上的文件说“签字啊”

卢雪玲心疼地看了他一眼,瞄了他桌上的报纸杂志,说道“是不是因为双林省”

乔炎彬的身体一阵颤动,什么也没说,只是拿起文件签了字。

卢雪玲还想说什么,最终什么也没说。

乔炎彬把文件摆在她面前,有气无力地说“可以了,”并没有抬头看她的勇气。

从贵宁市开始,卢雪玲就跟在乔炎彬身边,是他最欣赏的女干部。这种欣赏渐渐转变成了一种独爱,当乔炎彬当上省长之后,就把她调到了省政府办公厅。乔炎彬对她的信任,感动了卢雪玲,也让她心中生起别的意思来。女人其实很容易打动,一但发展起来就如洪水猛兽无法控制。长久以来,乔炎彬就是她心中的偶像,他们在私下里近如知己,亲似兄妹。

卢雪玲有很多次主动倒在乔炎彬的怀里,可是最终又被乔炎彬推开了。他曾经在女人的身上出过错,尽管他只有一个残疾的老婆,身边一个女人也没有,可是他一直都在强忍着心中的,把全部精力投入在工作当中。乔炎彬的拒绝,深深地伤害了卢雪玲,这让她失去了自信。可每当这个时候,乔炎彬又成为了她身后结实的支柱,又让她燃起希望。卢雪玲从乔炎彬看向自己的眼神能看出来,他是喜欢自己的,只不过一直在克制着。

卢雪玲很想说些关心的话,可是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正巧让她看到了乔炎彬脏脏的袖口,她便说“瞧你,衣服脏了也不知道换”

“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