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7章 匪夷所思(1 / 2)

步步为赢 一路向西 2019 字 22天前

张清扬心中震惊,说道“李先生,我和您一见如故,能给我留张名片吗”

“什么”李世臣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您是说”

身边的干部也愣住了,不明白张書記这是怎么了,堂堂的省委書記主动向一位游客要名片,这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张清扬说“我想和您交个朋友,也想和您聊聊,更想告诉您时代变了,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传统文化的可贵”

李世臣似乎明白了张清扬的意思,吃惊道“难道西北省委真的想在这方面做点事吗”

“呵呵,要不我会过来吗”

“那太好了,张書記,如果您信得过我,我自认还是可以能帮得上忙的”李世臣激动地说道“您刚才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我们一见如故,似乎是相识很久的老朋友”李世臣说完掏出了一张简单的名片,双手交给张清扬说“张書記,如果华夏的干部都能像您这样,最少早发展十年”

“您过誉了”张清扬微微一笑,认真地看了眼名片,发现李世臣的来头很大,他不但有自己的公司,还有研究所。

“不不我说的都是真心话,我以前也接触过内地的干部,可是”回忆起曾经的事情,李世臣连连摇头。

“您等我电话”张清扬又拉着他的手紧紧握了一下,又面向人群说“大家还有什么想法”

游客们受到鼓舞,七嘴八舌地说了一大堆,有些听起来搞笑,但是张清扬听的还是很认真。

张清扬不但自己听,还发动身后的干部们融入游客,拿笔记下他们的意见和想法。朱迪和亚森黑力看见张清扬花大时间和游客们挤在一起谈话,看似不务正业,可是他们心生敬佩。

这种现象放在别的干部头上就是作秀,可是安在张書記的头上看上去就很自然,合情合理。

张清扬和游客们告别时,大家还有些依依不舍,通过这一阵简短的谈话,让他们对张清扬充满了好感。

特别是李世臣,他对张清扬能主动要自己名片的做法表示感激,他觉得这是华夏领导干部对海外学者的尊重。

张清扬在大家的陪同下走进了闹市内部,看着那些年纪很大的白胡子老人坐在门前摆弄着各种工具,他好奇地看着、问着。

张清扬以前对西北的传统手工业制品有一些了解,但是当他亲眼所见之后还是有些惊讶,西北祖先的手艺真的是太巧了,有许许多多让人赞叹的小艺术品。

或许是因为太偏远了,或许是对西北的文化不了解,这些艺术品才没有流通出去。张清扬暗暗地想,如果把这一块发展起来,成立公司、企业,在加大力度宣传,不但能保护传统文化的流传,还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之所以有些手工艺品渐渐的消失,那是因为靠这个吃不饱饭了,他们不得不放弃祖先的技术和文化。

张清扬走进一家手工木质品店,据哈木市的干部介绍,这家店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承载着一段古老的故事。

店长是一位年过八旬的安族老人,他的普通话不是很好,要不是近年来游客多了,一句普通话也不会说。

还好张清扬学了不少安族语,基本的对话是没问题的,碰到老人解释不通的名词,两人就用安族语对话。

张清扬那一嘴流利的安族话让随行的干部吃惊,他们去年就听说张書記要学习安族语,身边还跟着一位漂亮的安族语老师。那时候不少人都觉得张書記这是以学习为名搞女人,谁能想到他是认真的

从这位老人的嘴里,张清扬明白了他们这些小店老板的很多顾虑和各种传承的麻烦。张清扬谈到了老人的心里,把老人感动得都哭了,还说了些掏心窝子的话。

老人说他们这家店生产的都是实用品,销量还不错,除了游客,本地居民也会过来买,每年的收入还是挺可观的。但是他的儿子、孙子都不想干了,准备转行。

原因很简单,他们这个行业的匠人,虽然手上的是艺术品,可是在大多数人看来社会地位很低,没有人认可他们的地位,还是会被人瞧不起

张清扬明白,这应该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又和老人聊了一会儿,张清扬起身离开,老人送给张清扬一个本质的饭碗,这在他们的习俗中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张清扬没有拒绝,掏出两块钱交给老人。老人说什么也不要,两人一直推搡到门口,最后他黝不过张清扬,抱着张清扬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