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私房(2 / 2)

想到现在已经成为靖安伯府三奶奶的那个女子,娇俏温柔,胆大心细,如果没有这桩婚事,是不是现在已经为他洗手作羹汤了。

这新奇美味的信玄饼第一个品尝的人会是他,在同窗面前的炫耀贤妻的人也会是他。

宽袖遮掩下,他一只拳头紧紧捏着,直到骨节发白。

而在靖安伯府松涛苑好吃好睡的楚琏并不知道这些。

下午和丫鬟嬷嬷们一起吃了点心的楚琏,就回了卧房。

她与贺三郎的卧房旁边有个小书房,是平日里给她用的,地方不大,但是与卧房相邻,很是方便。

下午楚琏就在小书房里消磨,小书房的书架上放着她从英国公府里带过来的一些书,以及靖安伯府添上的,倒也不少,最下层的一个梨花木盒里甚至还有一些书法名家的拓本。

原文里的楚琏虽然字写的不是很出挑,但也有一手工整纤秀的簪花小楷。

楚琏虽然没有什么大志向,但是也明白她现在这手字实在是拿不出手。甚至那话本子中的繁体字有些都认不全……还经常连蒙带猜的。

于是,下午就遣走了丫鬟们,只留下喜雁在小书房外守着,自己寻了本字帖在小书房里练字。

写了一个时辰,而后又将练的大字扔进炭盆里烧了。楚琏的记忆力好,练了这一个时辰,竟记住了百来个字,对于自己的进度,她还算满意。

练了大字,楚琏让喜雁将自己装银钱的盒子还有首饰盒子都拿出来,想着算算自己如今的身家。

桂嬷嬷也在一边瞧着。

先是公账上的,婚后,三房这边吃喝用度的账册就到了楚琏的手上,每月会从靖安伯府公账上划出份例,当然这么一划,一院子的丫鬟婆子的例银也会从三房公账上出。

目前公账上余下八十两不到的银子,这些还是因为之前三房只有贺常棣一个主子,伺候的下人又不多,余了几年。

不然,按照一般情况,这公账上划分的银子应该是不够用的,需要主子们自己贴补。

楚琏放下账册,让喜雁打开平日里放银子的箱子,偌大一个箱子,好几层,却只有第一层放了几个银元宝外加散碎的银块和几串铜钱。

加起来一共有五十多两。

剩下的银钱就是出嫁那日容大嫂给的五百两银票,给了桂嬷嬷一百两,她这里还剩下四百两。

在英国公府做姑娘的时候没攒下什么银钱,加上又是个娘早去的,就更不会有什么傍身的银两了。

这身上的银子总共加起来也就四百五十两多点。

楚琏面上倒是没什么异样,身边的桂嬷嬷和喜雁却都是满面隐忍。

姑娘早没了娘,在国公府又不受宠,后进门的继室三夫人死死握着三奶奶的嫁妆,姑娘势微,三老爷又不站在姑娘这边,府上认为六小姐嫁到靖安伯府来是捡了个大便宜,入了金窝银窝,二房的小姐们都嫉妒,自然也不会多配嫁妆给六小姐。

要不是靖安伯府这边贴了点,出嫁的嫁妆都要闹笑话。

可怜见的楚琏一个嫡女出嫁给的银子还不如一个受宠的庶女多。

嫁过来,三少爷还这般对待六小姐。

幸好六小姐看开了,不然就冲这,还不气出病来。

楚琏可不管身边的嬷嬷和丫鬟怎么想。

她取了最后一个盒子。

这是她装首饰的盒子,是自小攒的。

十多年,也就这么一盒子。瞧到这,楚琏倒是有些真心同情原主。

好歹也是个国公府的嫡女,穿戴却显得过于寒酸了。怪不得这姑娘后来就性格扭曲、默默变态了。

任谁在这样的环境下性格也会有变化的。

取了贴身的铜钥匙打开盒子。

这盒子做的倒是精巧,一共有十层,每一层都包了铜边儿,上面还雕刻着繁复的花纹。

最底下的盒子是她刚出生的时候戴的首饰,听桂嬷嬷说,约摸是一到三岁的时候戴的。

幼儿时,戴的首饰不多,里面只有几对赤金的手镯脚镯,还有一些项圈和金珠花,翻了翻,竟然还有一些成色十足的玉饰。可见原主刚出生的时候在国公府里还是有些分量的,毕竟是三老爷第一个孩子。

再看第二层,是三岁后戴的首饰。

多了一些头饰,但明显可以察觉这些首饰没有幼儿时的精致,越到后头,成色好的首饰越少,到得十岁后,竟有一年没有存上一件金首饰……

这盒子里装的首饰,因为是以前用的,现在基本都不能佩戴,楚琏挑了几个有纪念意义的玉饰留下来,就将这一盒子的首饰金银分开,拿给桂嬷嬷,让她拿出去融了,打成金块和银块,以便日后花用。

这样理了一番,楚琏又去看自己现在用的首饰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