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土地政策(2 / 2)

这很好理解,老百姓发现市场上的商品没有减少自然害怕之情就消失不见了,正常的生活大家能用多少物资?只要抢购之风起不来,国家的物资供应就没有问题,通货膨胀自然就重归正常了。

当然,通货膨胀还是有的,毕竟物资还是紧缺,所以国家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比如和国外签订相关的贸易协定进口粮食和一些物资,外汇紧缺没有关系,现在已经和世界银行签署了贷款协议,每年国家将会得到十亿美元的低息贷款用于进口生活必需品。

通过贷款的方式代替外汇,这是国家对外进口的办法,对内也在进行着一系列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进入私人资本对首都以及大城市的老城区进行改造,也就是说,国家终于放开了土地的限制,允许把土地卖给私人了。

这对国家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改革措施,之前只有深市和蛇市两个特区在做,现在扩展到了首都等大城市,可谓是巨大的突破。

当然,这种土地买卖还是有条件的,国外的土地买卖是永久制,而中国则是把时间限制在了七十年之内,也就是在理论上来说,这种土地买卖应该叫做土地租赁,没有改变土地的产权属性。

在前世,国家放开土地政策还要等到九十年代初期,在刘琅这一世时间提前了近五年时间,这样巨大的变化显然跟刘琅有关。

表面上看刘琅是没有那么大的能量的,但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刘琅书写的《第三产业浪潮》这本书,这本书将国家推到了一个改革的快车道当中,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前世。

既然要发展那就得有钱,但国家的外汇储备不多,这么多年来只能通过石油出口获取一些外汇,现在经济发展迅速,进口速度大大增加,外汇储备明显不够,所以只能通过各种办法来获取,土地买卖就是一种方式。

要知道在八五年能买得起土地的可没有多少人,纵然首都的土地还非常便宜,一平米的价格也就几百块,即便如此,要想获得上万平米乃至十几万平米的土地也得数百上千万,国内根本没有人拥有如此多的财富,也只能是港岛的那些大富豪们才有。

要想买土地,那就拿外汇来买,这是国家制定的政策,这样就能获得更多的外汇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