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章 真实的意图(2 / 2)

医者为王 方千金 1906 字 1个月前

中科院院士可不是单单讲究贡献的地方,除了个人对社会对国家有重大贡献以外,更需要在自身从事的领域有着旁人无法企及的学识高度。

专业知识这一块,除了个人的天分和努力之外,更需要的就是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只有在漫长时间的洗礼下,专业知识才能够经过反反复复的认识,才能够真正理解和建树。

林源一个还没结婚的年轻人,竟然被推荐院士资格,在很多人的眼里,简直就是开玩笑,甚至有激进的人公开质疑,现在是不是中科院这最后一片净土也变质了?也要搞暗箱操作了?一个毛孩子就能获得资格,那是不是说以后可以随便提名了?

最后,是谢志坤,王博渊,左益心,田渊博,周传亭这几位泰斗级别的老中医人,联合了中医领域中诸多的有名望的人,联名向卫生部建言,林源在中医各领域,从诊断到用药,再到针灸,都是行业内最高水平的代表。

林源乃是御医世家传承,其诊断方面的望气,是林家的绝学,也是中医诊断最高水准的代表。

其家传的续命丸,无论是从制药环节还是从成药效果来看,都可以称得上是中成药极致典范的代表。

林源家传的针灸绝技,烧山火和透心凉,是针灸领域的巅峰代表。并且,林源在家传绝技的基础上,已经摸到了传说中的断生死境界。

也就是说,林源的所有中医行业门类专业,都是能够代表中医最高水准。因而,林源获得中医方面的院士资格推荐,是建立在绝对的实力之上的。

王博渊甚至提出,如果中医只能有一个推荐名额,那只能是林源,党少波跟林源比起来,不够资格。

在一帮老前辈的极力推荐之下,季望楼顶住了压力,把林源和党少波一起推荐到了华科院。

华科院对于院士提名者,从来没有培训过。因为能够获得提名推荐的,都是在各行业领域中特别突出的。

这样的人一般都已经功成名就了,就不需要华科院的培养。

但这一回的情况很特殊,是有着国家层面的战略发展背景的。国家要大力扶持中医,需要有中医方面的大家。

如果中科院没有中医院士,很显然在医疗卫生领域,其权威性是无法跟西医抗衡的。

中科院的原则不会变,那就是不够资格的提名推荐人,绝对不会授予院士资格的。但考虑到中医提名推荐的特殊性,才搞出了这次的培训。

林源十分感动,这些老前辈为了培养他,真的是不遗余力。不过,他也有困惑的地方,华科院的培训,内容可不是跟中医有关啊。

华夏最著名中医人,可都在这儿坐着呢,中科院进行的培训内容,按照季望楼的说法,可跟中医风马牛不相及啊。

林源说出了这个疑问,谢志坤笑道:“这是季部长跟中科院的权宜之计,共同商量个培训计划。实际上,参加培训的人,差不多都是这次跟中医改革推进小组有关的人员,这些人也是为了那两个推荐名额争得不可开交的人。”

要不说华夏只要是有人的地方,争斗就会永不停歇。

中医推进改革,根本就离不开国家相关部门的参与,尤其是卫生部这个衙门。

季望楼虽然是部长,但下面的人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力。中医推进改革的工作,要他们去做没问题,但个别人认为,从中捞取点利益也没问题吧?

从争院士推荐资格,再到隐晦的要官要钱,反正什么样的人都有。

季望楼生气上火也没用,因为改革所涉及到的东西就是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用人就要有官。

涉及到了利益,就要谈钱。季望楼就像是个家长一样,总得方方面面照顾到吧?一个中医推进改革,看上去就是一些政令出台,可这个过程,需要太多人的人去做工作了。

索性,季望楼就请中科院帮忙,举办一次培训,培训的内容是以思想教育为主的,反正专业培训太难了,就用这些课程,来敲打敲打那些总是想着利益的人的思想意识。